冬虫夏草非虫非草,实质上是一种菌
早在8世纪的《月王药诊》中就有记载。它似虫似草,但实则非虫非草,是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虫体内生长而成:虫是塑形模具,菌才是核心。
1842年,英国真菌学家Berkeley研究发现,冬虫夏草实质就是一种独特而神奇的菌,并定名为Sphaeri sienesis(中国虫草)。
菌核才是冬虫夏草的核心部位
菌核是真菌的营养组织,冬虫夏草菌核生长于冬虫夏草虫体之内。冬虫夏草就是由虫皮包裹的菌核与从虫头部长出的子座相连而成的。但由于虫皮等组织的存在,冬虫夏草在学术上只能称得上是“假菌核”。
菌核是冬虫夏草的核心部位。《中国虫草》记载:冬虫夏草虫体部分6月份开始从尾端渐渐变软变空,从而失去了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。《药典临床用药须知》记载:冬虫夏草以虫体丰满肥壮、子座短者为佳。虫体肥壮则内部菌核含量高,菌核才是核心部位,虫体残留和草(子实体)只是附属品。这一结论也得到了数据支持。以冬虫夏草主要活性成分——冬虫夏草多糖含量计算,冬虫夏草虫体部分的多糖含量超过了子座部分的1.5倍以上。
|
野生冬虫夏草虫体 |
野生冬虫夏草子座(草头) |
冬虫夏草多糖 |
6.43% |
4.22% |
麦角甾醇 |
0.238% |
0.168% |
|
虫体主要活性成分含量高于子座(草头) |
精准培育的冬虫夏草核心部位——冬虫夏草菌核
那么,是否存在不含虫皮的冬虫夏草“真菌核”呢?
藏远科学家在青藏无人区优选菌种,模拟藏区优质年份的气候环境,给菌种提供所需养分,让冬虫夏草菌脱离虫体束缚,自由伸展生长,培育出最具价值的纯菌核,因其形状似耳,故被黄璐琦院士论证专家组命名为“冬虫夏草耳型菌核”。
深入源头1200次优选菌种,为冬虫夏草菌核寻得嫡系种源
每年的7月,是冬虫夏草种孢成熟的最佳时期,藏远科学家需跋涉10多个小时才能抵达海拔4500米的冬虫夏草生长秘境。
如此反复十数年,累计1200余次实验,藏远科学家终从冬虫夏草子囊中分离出纯正的单孢子菌种,为冬虫夏草菌核的问世提供了一宗同源的嫡系基因。
超越野生环境,精准供给生长养分
野生冬虫夏草大多“营养不良”,它们通常需要以“牺牲”品相和品质来向环境妥协,以求得存活繁衍。
藏远科学家经过20多年的反复实验,根据冬虫夏草的生物学特性,精准控制菌核生长所需的环境,保证其生长过程中养分、气压、温度、湿度、pH值及氧气的理想化供给,让每一颗冬虫夏草菌核从“萌发”到“成熟”都恰到好处。
-
长足180天,长足全部有效成分
冬虫夏草从感染虫体的每年10月份开始,要经过大雪封山、土地冰冻、雪水融化及草木萌苏等不同时节,一直到来年的4月挖掘采收,需要180多天的时间。
这不同温度、湿度、光照和氧气浓度的每一天,都成就了其独有的生长需求,也成就了其独特价值。冬虫夏草菌核,从菌种接育就深度模拟冬虫夏草野外生长每天所需,对等长足180多天,让其每一分每一毫的生长都经受时间的历练,长足全部成分。
零下38度,1步炮制,锁住全部活性物质
冬虫夏草菌对外部环境极为敏感,生长了180多天的冬虫夏草菌核,在成熟期到来时,必须第一时间制成成品。
藏远使用当今世界先进的冷冻干燥技术,零下38度,12Pa负压,真空冷冻,即刻干燥,一步制成,不掺一丝多余工序,锁住冬虫夏草菌核更多活性成分。
冬虫夏草菌核是更好的冬虫夏草
无重金属污染,彻底消解毒副顽疾
野生状态下,青藏高原中的重金属通过“土壤-植物根茎-幼虫”的食物链在虫体内蓄积。比如砷(类金属性),其氧化物就是家喻户晓的剧毒物质“砒霜”。
经国家权威检测,野生冬虫夏草砷含量超过国家保健品标准3.4-8.9倍,《药典》称“久服宜慎”。
冬虫夏草菌核,其整个生命周期为高端、纯净的液培状态,不含虫体组织,无重金属污染,安全性达到食品级,可长期服用。
无虫体残留,活性成分含量更高
虫皮、消化腺等虫体组织占据了冬虫夏草的很大一部分的重量,菌核含量较低。然而这些虫体组织富含蛋白质、脂质,却不含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——冬虫夏草多糖、麦角甾醇等。冬虫夏草菌核不含虫体组织,是真菌核,纯是冬虫夏草的核心部位,因此活性成分含量更高,约为野生冬虫夏草的2倍。
|
冬虫夏草 |
野生冬虫夏草 |
冬虫夏草多糖 |
9.86% |
5.32% |
麦角甾醇 |
0.4975 |
0.203% |
|
冬虫夏草耳型菌核主要活性成分含量高于野生冬虫夏草 |